超敏单分子蛋白检测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
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化学基础。
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单分子检测手段不仅能对单个分子进行观察和鉴定,而且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作用研究提供直接信息,可用于研究传统分析方法及生物学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相关蛋白质沉积等有着密切关联。特定蛋白免疫检测方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可信检验方案。但大部分试剂盒对蛋白标识物的检测灵敏度一般只能达到pg/ml水平,对于超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往往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生物技术公司试图从各个角度入手改进现有的蛋白检测技术以突破超低丰度蛋白质检测的瓶颈问题,超敏单分子蛋白检测具备超高灵敏度,可达fg/ml水平,满足Nfl、Tau等神经因子在外周血清中的检测。
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为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行成的神经炎性斑块以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因此,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是老年痴呆发病的两大主流假说。而阿尔兹海默症是一个早在临床症状前10-20就会出现神经退行性生物标志物异常的疾病,对于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超敏检测,可以在临症状临床前就可以发现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超敏单分子蛋白检测对成像探测器的要求
超敏单分子蛋白检测系统需要大视野高分辨的显微成像系统对试剂芯片盒进行扫描成像;系统包含,高灵敏度成像系统,试剂盒,耗材和相关的算法;
高灵敏度:由于系统要检测样本中fg/ml水平的蛋白质标记物,而fg/ml水平蛋白质标志物发射的荧光信号非常微弱,所以,成像系统需要具备高的灵敏度要求。高的信噪比:由于是微小数量蛋白质标志物的检测,为了信号不被噪声淹没,成像探测器需要有较低的噪声,良好的信噪比。
低噪声:低的读出噪声和低的暗噪声;由于光信号弱,为了信号不被噪声淹没,成像探测器需要有较低的噪声,良好的信噪比。
- 推荐产品
NM-2020e-M是一款制冷科研级SCMOS产品;该相机采用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SCMOS芯片;
该相机为400万分辨率,具备72%的峰值量子响应效率,采用6.5um像素尺寸六晶体管设计的SCMOS芯片,具备2.1e⁻极低的读书噪声;支持双增益HDR模式,具备高达86.6 dB的高动态范围
核心特点:
极低的读出噪声:2.1e⁻极高的动态范围:86.6 dB
完美适配显微镜光学尺寸:1.2"光学尺寸
高的的DSNU和PRNU表现
制冷深度:零下10度;
软件功能强大:在线预览实时功能:图像拉伸显示、灰度翻转、锐化、对焦清晰度显示(对焦度)、伪彩、图像位置坐标及灰度值、自选矩形区域灰度直方图显示、自定义划线灰度统计、Bias暗场校正(背景扣除),景深扩展、HDR合成
推荐新闻
-
2024-06-24
高光谱成像应用中的视觉需求
全自动推扫式格栅高光谱成像系统是一种获取地物高光谱数据的技术,它将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同时获取目标的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这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推扫式装置、光栅分光元件、高光谱成像传感器(如sCMOS相机和制冷短波红外相机)以及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
2024-06-24 高灵敏度相机,超分辨显微镜,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制药,脑成像,钙离子成像
高灵敏度相机在超分辨显微镜中的应用
超分辨显微镜是一种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成像技术。 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波长,通常只能达到约200-300纳米的极限。然而,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常常需要观察更小的结构,比如细胞内部的分子和细胞器,这些结构往往低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 超分辨显微镜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科学家们观察生物和物理世界的能力,使得在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得以深入。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部的复杂结构,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材料的微观特性。 SIM(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SIM)结构照明显微镜是一种超分辨显微技术;该技术采用多光束干涉产生的条纹结构光调制照明待测样品,提取超分辨信息。产品分辨率突破了光学成像技术的衍射极限,可达到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两倍; 该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荧光标记物适应性好、光毒性弱等优点,可实现对生物荧光样品的快速、多色超分辨成像,是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仪器之一。